1、11种常量元素:Cl、Na、Mg、S、Ca、K、C、Sr、Br、B、F。
微量元素:Li、I、U。海水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一定少,微量只是相对的。
2、氯碱工业——电解饱和食盐水
⑴原理:2NaCl + 2H2O 2NaOH + H2↑+ Cl2↑
⑵精制饱和食盐水,即除去粗盐中的Ca2+、Mg2+、SO42-和泥沙,加入试剂的顺序和操作是——过量的BaCl2(除SO42-)、过量的NaOH(除Mg2+)、过量的Na2CO3(除Ba2+和Ca2+)、过滤、过量的盐酸(除CO32-和OH-)。其中,Ba2+一定在CO32-之前,OH-一定在盐酸之前,
3、Mg:
⑴银白色、密度和硬度较小、熔点较低、在空气中表面易形成一层氧化膜起到保护作用,被称为国防金属。
⑵做还原剂和脱氧剂。
⑶在空气中燃烧:3Mg + N2 Mg3N2,2Mg + O2
2MgO, 2Mg + CO2
2MgO + C。相同质量的Mg在这三种气体中燃烧,固体增加的质量依次增大(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,可设Mg的物质的量是1 mol,根据方程式求气体的质量)。
⑷过量的镁与浓H2SO4反应:Mg + 2H2SO4(浓) = MgSO4 + SO2↑+ 2H2O,Mg + 2H+ = Mg2+ + H2↑。
过量的镁与浓HNO3反应:Mg + 4HNO3(浓) = Mg(NO3)2 + 2NO2↑ + 2H2O,3Mg + 8HNO3(稀) = 3Mg(NO3)2 + 2NO↑ + 4H2O。
⑸与水反应:Mg + 2H2O = Mg(OH)2↓+ H2↑
4、海水提镁
⑴流程为:煅烧贝壳CaCO3 CaO + CO2↑,制碱CaO + H2O = Ca(OH)2,加入熟石灰Mg2+ + 2OH- = Mg(OH)2↓,过滤,加盐酸Mg(OH)2 + 2H+ = Mg2+ + 2H2O,浓缩结晶,干燥,电解MgCl2
Mg + Cl2↑。
⑵优点:就地取材(靠近海边,原料是海水和贝壳),循环使用(Cl2)。
5、卤素:
⑴F、Cl、Br、I,前三种是常量元素,后一种是微量元素,Br被称为海洋元素。
⑵Cl2、Br2、I2性物理性质比较:颜色逐渐加深,熔沸点逐渐升高,在水中溶解度都不大且逐渐减小,都易溶于有机溶剂(酒精——密度比水小,与水互溶;苯——密度比水小,不溶于水;CCl4——密度比水大,不溶于水)
①Cl2黄绿色气体,易液化,氯水呈浅黄绿色,
②Br2深红棕色液体(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),Br2蒸气为红棕色,易挥发,溴水呈黄色或橙黄色,Br2的CCl4溶液为橙红色。
③I2紫黑色固体,I2蒸气为紫红色,易升华,碘水呈黄色或褐色,I2的CCl4溶液为紫红色,I2的酒精溶液叫碘酒。
⑶F2性质比较特殊,如2F2 + 2H2O = 4HF + O2(不要求),而Cl2、Br2、I2性质十分相似。
①H2 + X2 = 2HX,X2 + H2O = HX + HXO,X2 + 2NaOH = NaX + NaXO + H2O(X = Cl、Br、I)
②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,且Cl2>Br2>I2。
2Fe + 3Cl2 = 2FeCl3,2Fe + 3Br2 = FeBr3,Fe + I2 = FeI2
2Br- + Cl2 = Br2 + 2Cl-,2I- + Cl2 = I2 + 2Cl-,2I- + Br2 = I2 + 2Br-
检验Cl2存在: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,变蓝
实验:
a.将少量氯水加到NaBr溶液中,溶液变黄色,再加入CCl4,振荡,溶液分层,下层橙红色,上层接近无色。
b.将少量氯水加到NaI溶液中,溶液变褐色,再加入CCl4,振荡,溶液分层,下层紫红色,上层接近无色。
⑷保存:Br2——细口玻璃瓶、加水液封(防止Br2大量挥发);I2——广口玻璃瓶。
⑸萃取:原理是利用Br2和I2在水和CCl4中溶解度不同。如,向溴水中加CCl4,振荡,使Br2转移到CCl4中,这个操作就叫萃取,然后可用分液漏斗将水层和Br2的CCl4溶液分开。
萃取剂的要求:不与溶质反应,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另一种溶剂的溶解度,与另一种溶剂不相溶。
6、海水提溴:
Br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是Br-,提取原理是2Br- + Cl2 = Br2 + 2Cl-
步骤:浓缩(用苦卤做原料,即海水晒盐后的母液)、氧化(通入Cl2)、提取(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使Br2挥发出来)。
7、鉴别:先加AgNO3溶液,产生沉淀[ AgCl↓(白)、AgBr↓(淡黄)、AgI↓(黄)],然后再加稀HNO3,沉淀不溶解。
淡黄色固体有Na2O2、S、AgBr。
8、用途:AgBr用作感光材料,AgI用于人工降雨,缺碘导致大脖子病,碘酒用于消毒。
评论